记者 张宇

13次党政互访跨越山海、160名人才双向奔赴、31对乡镇部门“结对认亲”、1.95亿元真金白银投入田间地头、76个协作项目从图纸立成实景……从2021年到2025年,浙江东阳与四川南江这对“山海伙伴”,携手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东西部协作新格局,交出了亮眼的五年答卷。
产业项目发展是协作的重中之重。我市带着资源找路子,把“南江所需”与“东阳所能”拧成一股绳,围绕“一只羊、一朵花、一片茶”三大农业特色,量身定制三大专项计划,蹚出了山区产业振兴的突围之路。

南江黄羊是我国首个自主培育的肉用山羊品种,被誉为“亚洲第一羊”。南江黄羊科学研究所所长蒋康介绍,此前,当地多采用传统放养、敞养模式,存在养殖周期长、体型偏小、疫病防控难、繁殖成功率低等问题。为此,两地携手开展“南江黄羊倍增计划”。我市累计投入协作资金1690万元(2025年新增490万元),助力全产业链建设,推动“种羊扩繁、基地规模、农户收入、品牌价值、综合产值”实现倍增。随着计划逐步落地,5个一级扩繁场拔地而起,2573个适度规模场星罗棋布,南江黄羊从漫山放牧变成集约化养殖,养殖规模突破42万只,综合产值达21亿元;1.8万户脱贫户围着羊圈算收成,户均增收超3万元。

在“一朵花”产业上,“金银花数字管理计划”实现了18.9万亩金银花漫山遍野,50条加工生产线高速运转,2200个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挣钱;同时,标准化种植基地扩展至3.58万亩,今年专项投入1150万元打造健康食品产业园,构建起从种苗繁育到智能仓储的现代化体系。“大叶茶攻坚计划”锚定“一片茶”产业,16.99万亩茶园铺成绿毯,45家经营主体抱团发展,年加工干茶5000吨,茶农每年增收3000元;东阳龙盘玉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“光雾山茶酒”,实现东阳原浆酒与南江野生红茶的“跨界融合”。今年我市新增150万元协作资金与200万元对口合作资金,持续为精深加工注入动力,让“云雾好茶”走出大山、香飘全国。
金银花蜂蜜甜、黄羊肉鲜醇。为了把“南江味”送进“浙里胃”,我市积极搭建销售渠道,5年举办15场展销会、10场推介会,消费帮扶销售额累计突破2亿元。

五载结对帮扶,东阳人才身影遍布南江大地。两地探索“派过去传帮带,请进来学本领”的协作路径,为南江培育了一支“永远不走的专技人才队伍”。两地还共同搭建“就业招聘+技能培训+智力帮扶+权益维护”四位一体框架,构建起了“培训+输转+稳岗”的劳务协作工作新链条。据统计,104期技能培训班吸收了3758名农村劳动力参训,其中1631名脱贫人口通过协作机制实现就业。
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我市将继续在产业共兴、智慧共融、互促共进、福祉共享、合作共赢上下功夫,推动结对协作走深走实,实现两地共同繁荣发展。